这两天关于汽车圈的新闻炒的最火的话题不外乎就是北汽银翔要解散,内部员工强制离职。虽然后来北汽银翔已经出面说这些是虚假消息,但无风不起浪,北汽银翔的经营状况、销量表现均是出现断崖式的下滑,这个12年才成立,但曾经产销量快速突破30万台,拥有幻速和比速两个子品牌,有机会再上一个台阶的车企,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北汽银翔的发家史或者这几年走过的路径。
12年北汽和重庆银翔实业成立合资公司,14年幻速S2、幻速S3下线,进军了一个7座跨界SUV的细分市场,创造了一个新品类和新细分市场,依托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蓝海细分市场,迅速打开局面,销量稳步上升,其中幻速S3单一车型销量峰值年销量突破16万台,而依靠幻速S3的旺销,北汽银翔打造双品牌策略,并于17年销量达到了30.2万台。
但这一切美好的局面很快就出现了急转直下的场面。
18年销量不足18万台,销量同比下滑40.7%;19年1-7月份5.1万台,同比下滑62.2%,虽然18年起汽车行业开始出现了下滑,但北汽银翔的下滑的幅度只能说用失控了形容。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北汽幻速的崩盘式溃败?
外忧内患兼有之,但归根结底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
说外部宏观环境不好,说这个那个原因,我想这个条件可能所有的主机厂都面临一样的局面,而笔者更喜欢挖掘他们内部有什么的因素而造成,一下这些是笔者初步梳理的情况。
1、产品单一、老化及产品竞争力不足。不管是幻速推出最新的幻速S7,其产品风格,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市场主流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近两年幻速的新品投放速度变慢,而依靠新品驱动的中国汽车市场,幻速吃老本的策略,已经难以吸引越来越挑剔的中国消费者了。
2、品牌溢价能力弱,市场抗风险能力和关注度不足。幻速作为一个新的品牌,在近两年的策略更多是深耕在经济型细分市场,而这部分细分市场受经济冲击最为明显,而其他主流品牌开展促销降价时候,幻速的性价比优势就直接减弱,以前井水不犯河水的场面就有影响,其份额很容易被强势品牌给分化。
3、内部股东关系复杂,心力不齐。北汽银翔的官网号称集结了萨博的技术,也是大北汽南方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但从实际来看,北汽和银翔之间的声音和立场都比较杂乱不统一,北汽给予的支持相对比较小,所以新产品比较少。估计也是因此才会出现微信群里说的, 坐等北汽来收购。
笔者再此也声明,这不是在热嘲冷讽汽银翔,而是对这个现象进行剖析,而且这种很多主机厂也面临这样的风险:
力帆抛售股份给理想汽车
海马汽车抛售几百套房子要保壳
华泰汽车被曝债券违约,拖欠员工工资无力偿还,三大生产基地停产
…
笔者把这两年自主品牌的销量,增长速度进行了4维的向限图,可以深刻的发现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大鱼吃小鱼,小鱼要饿死的淘汰赛阶段。
下一个到淘汰的车企是谁?
我想,第三象限的都很有可能,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金子。
这不是一个结束,可能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