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具有深厚北京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二条十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本书带着读者回看六十年前北京城的生活侧影,领略新旧交替时代的人物画廊。作者赵珩首次集中笔墨,追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于北京东四二条胡同时期的生活,以记叙人物为主,兼及社会见闻与北京风物,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也自有一种社会风俗史的价值。
全书20万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家事,从曾祖一辈赵尔巽赵尔丰兄弟到祖父定居北京讲起,回忆家中老辈亲人、 个人少年时光以及周围的生活景观,包括隆福寺、王府井、东安市场等等。下篇主要描写家中往来的亲友、学界师友(如宋云彬、贺次君等)与形形色色的客人(如张君秋、奚啸伯、溥佐等),展现了当时北京文化界部分中上层人物的生活侧面。
谈及创作《二条十年》的初衷,赵珩表示,想记录些过往的旧事,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却对人生与社会有了更多的感悟。“个人的人生,仅仅是社会变革大潮之下的一段小插曲。社会的演变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群体的命运。无论个人有着怎样的人生与背景,在大时代的变迁之中都是小人物,都会随着社会俯仰沉浮。我只想搜寻脑子里关于这十年尚存的一些记忆,真实地描述我生活过的那些日子,给曾经的那个时代留下一些民生百态的浮光掠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