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凌霸》:15个校园暴力的真相,只有无助少年,没有善良的你
2019-11-15 09:53:21   来源:东方头条   

少年的你火了,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在影院没什么,一出了影院,我们找刚个地方坐下,朋友就开始哭的一塌糊涂,我以为她是被电影的情节打动了。

她说,我哭的是我自己。

接着她给我讲起了她多年前的往事,一个被凌霸过的无助少年。

她被凌霸的方式可以是:拦在路上不让回家,走在路上往她书包里塞石头,扔石子,在班上孤立她,造谣说她抄袭作业,告诉所有人她家里特别穷。

也确实是穷,但是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很穷的。

《少年的你》确实再一次引发了不少人对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校园暴力的回忆,却依旧还是包裹着一层青春爱情的外衣,我们都被影片中小北对陈念的善良守护所打动。

但,在真实的欺凌回忆中,通常只有无助的少年,没有那个善良的你。

《我们为什么被凌霸》的作者陈岚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以及同样经历过校园暴力的当事人的陈述写成的15个凌霸或者被凌霸的故事,每一个都尽量还原了被欺凌的现场,每一段经历都令人毛骨悚然, 头皮发麻,深刻的揭示了那些凌霸者的心理状态,以及被凌霸的原因。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是我?怎么就轮到我了呢?我明明什么都听他们的。”

影片中当陈念被小北保护以后,徐渺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她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轮到自己。

这也一直是小玲心里的疑惑。

《凌霸》里面说过:被虐儿童身上的气质似乎是一种烙印,会吸引捕食者,而捕食者往往自己也是受害人,捕食者和被虐者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徐渺不明白的是,就是自己的完全顺从、不反抗才使她成为下一个猎物。

朋友小玲那时候是个很普通的学生,放在人堆里一秒就能淹没的那种,那么多人,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就偏偏盯上了她。

小玲的妈妈非常强势,在家里不管做什么,小玲永远都是处于被动和服从的状态,她稍有反抗,她妈妈就会拿出更激烈的言辞怼回去,久而久之小玲也就习惯了,根本懒得反抗,因为反抗的结果还是要按照她的想法去做。

当樊娟第一次在她背后跟同学说她作业是抄袭的时候,她没有去解释,接着是告诉很多人,她家里很穷很穷,再后来一次一次的升级,从心理到身体。

她们身上都有一种特质:不反抗。

这种特质像挥之不去的气味儿,“捕猎者”会寻着这个气味儿,一而再再而三的找到你。持续成为猎物也并非是毫无缘由,假如是运气的差池,不幸的被盯上,如果在他们实施的第一次就释放出“我不好惹”的信号,接下来的凌霸就有可能被避免。第一次只是他们放出来诱饵,他们在测试你是否是他们要找的人。

施暴者们可以从那些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不经意的反应,解读出他们内心的恐惧,只因他们自己也曾经历过同样的恐惧,对那种感觉了然于胸,所以他们笃信那些孩子不敢反抗,无力反抗,那也是他们当初的感受。

很多被欺凌的人以为忍一时风平浪静,殊不知凌霸要么只有一次,要么就是无数次。他们早已痛到麻木,以为痛苦是常态

他们本身就活在“阴沟”里,早已麻痹了情感知觉,分不清什么是正常,直接复制了他们自身所承受的痛,粘贴在其他人身上。

电影中身为欺凌者的魏莱,家里有一个因为女儿考不上北大,就半年不跟她说一句话的父亲。

《凌霸》中有一个章节叫忘川之水,一个每天欺负小伙伴的“恶霸”,在他犯了错之后,被他爸爸吊在树上抽打到昏死过去,有次因为气极,直接把他从3楼踹下去。所幸楼下有一堆堆还未来得及搬走的黄沙。

他活了下来,但是他所承受的痛苦早已超过了他原本生命所能承受的。

朋友小玲也认识那个欺负她的同学樊娟一家,两家的距离步行不超过15分钟,

樊娟的母亲在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跟她也不亲。

那时她们俩的关系还好,小玲还会把自己妈妈做的菜带来给她吃,樊娟淡淡的说她以后再也吃不到她妈妈做的菜了,看不出悲喜,那个时候她牙疼一周,每天只喝一点点粥,也没人问她为什么。

之后她和年仅8岁的弟弟变成了留守儿童,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开小玲的“玩笑”。

因为被父母亲人那么对待,他们无力反抗,只好习惯了承受,把这些痛苦加诸在那些更加弱小的人身上,期待他们的反应,这时候也许反抗才是他们所期待的,一味的顺从反而会更加激怒他们。被凌虐时他们、我们的父母在哪里?

作者在《凌霸》中说,孩子还不能强大到区分玩笑和现实,但是他们所面临的恐惧和痛苦一定是真实的。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决定了他们面对一切的底气。

最近有新闻曝出一个小女孩儿被同学往眼睛里面塞纸片儿,一个月下来取出几十块大小不一的纸片儿。因为父母发现的比较及时,视力有所下降,并没有极其严重的损害。试想如果晚一点儿,对眼球造成不可逆的磨损,后果该有多可怕。

被凌霸的孩子通常和父母关系并不怎么亲密。

凌霸分为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如果是伤在身体上,父母稍有留意就不可能不发现,除非是发现了也熟视无睹。如果是在学校被孤立,或者是其他的言语攻击,父母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孩子也能敞开心扉。还有一种是被逼到了绝境把父母当作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说出来了,却被当做是孩子间的玩笑,置之不理。

在影片中,陈念不是没有向班主任透露过,警察也不是没有跟另一同事讨论过。却都只是当做孩子间的打打闹闹,殊不知孩子的世界并不只是单纯。

影片中的魏莱,在家里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在学校是被欺负的陈念和胡小蝶他们眼中的恶魔。即使恶魔如她也有害怕的东西,当陈念说要报警时,死命求她,不是害怕被警察抓住问罪,而是怕父母更加不能容纳这样的自己。而他的父母在胡小蝶的死这样血淋淋的事实面前,依旧坚定的认为自己的女儿就是她所看到的那个优秀的样子。如果他们能够及时的发现真相加以阻止,那么也就不会酿成两死两伤的悲剧。

有很长一段时间,小玲走在路上都被樊娟带着其他朋友向他扔石子,小玲回家跟他妈妈说起过,甚至在樊娟经过她们门前时跟她对峙,在小玲妈妈面前,樊娟表现的跟扔他石子的那时候完全不一样,脸上也终于流露出一点儿恐慌,她一口咬定说是其他人朝小玲扔石子,她一直在告诉他们不要这样做,一派维护小玲的真诚,小玲拼命解释说就是他向自己扔的,急的脸都红了,小玲妈妈只是笑着说,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的。小玲期待妈妈能庇护自己,为自己讨回公道,可是并没有,她转头看向樊娟的时候,看到了她眼里的狡黠和得意。从那个时候起小玲的噩梦就开始了,直到考到县里的高中,樊娟辍了学。

不只是成人的世界有谎言,小孩子也会把单纯无知当伪装,来蒙蔽大人的眼睛,这个时候父母的约束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被凌霸的童年显然是不幸的。

后来小玲曾经看见过樊娟,和她目光对视,她没有开口说话,小玲说现在还无法做到原谅,以后有了孩子一定不会让她的孩子经历这种“玩笑”。

我们无论经历过怎样的创伤,都无法被改变,但是对下一代,我们可以保护他们不被伤害。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代际创伤的轮回可以在一个生命的觉知和智慧里,被终止。

相关热词搜索:真相 无助 善良 少年 校园暴力

上一篇:杨幂郑爽周冬雨唐嫣佟丽娅鲍蕾鲁豫,细腿女星大比拼谁最惊艳?
下一篇:最后一页

泰安知名律师   电话:18053115917
手机:0531-80961678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