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竞争向基础研究竞争前移,科学探索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交叉融合汇聚不断加速,产生颠覆性技术。
为解决中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日前,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制定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
从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方面提出要求。国家科技计划突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在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中突出支持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原创方向,抢占前沿科学研究制高点。
方案提出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在方案中,人工智能再次成为首要热词,体现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到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98.4亿美元;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或将超过6万亿美元。可见,巨大的市场前景也是国家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全面、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章来源: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