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一个家幸福的维度在哪里?
电视剧《都挺好》
去年热映过的《都挺好》着实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现状,它非常直接、真实地撕开了中国式家庭的表象,揭露了“都挺好”式的脆弱亲情关系。自从三个孩子的母亲突然的离世,一个风平浪静的家,就变得不再平静。
大哥苏明哲,为人所熟知的角色就是《情深深雨蒙蒙》中饰演陆尔豪的演员高鑫,而他饰演的这个大哥的角色,每每都是把“我是苏家的长子”挂在嘴上,而不顾自己的真实情况,肆意的宣泄自己长子的责任感,而全然不顾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的重担。
二哥苏明哲,被母亲从小娇惯,到立业成家,都是家里一手操办,欺负明玉成为习惯,这点苏母是导致二儿子性格的罪魁祸首。虽然一直陪伴于父母身侧,却也是总是被家里溺爱着,直至苏母离世。
三妹苏明玉,从小被母亲不重视,父亲又性格懦弱,不能相顾,导致被欺负,被剥夺考好学校的权利,甚至于住自己的屋子的权利都被剥夺,看着人心焦。这也是导致苏明玉性格刚烈,冷漠示人的主要原因,她的成长里都是风雨,又哪里来的阳光,哪里来的温暖。
父母的教育,决定了这个家里所有人的幸福感,无论是大哥的愚孝,二哥的啃老,还是三妹的冷漠,都有苏母重男轻女,过分溺爱儿子的过错,也有苏父过于懦弱,不能正确的处理事情,麻木的呆在苏母制定的规则下的生活导致的后果。这也让我们引起深思,一个家幸福的维度到底在哪里?
一个家庭,三个性格不同的孩子,这究其原因,还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家庭气氛所致,苏母的溺爱娇宠,苏父的自私和懦弱,都是这三个孩子到如今遇见这个局面的不可缺少的推手,明玉从小就得不到任何东西,连想给自己争取学习的机会,都抵不过二哥的一句,想出去毕业旅行,苏母过分的溺爱让明玉越发的坚强,越发的不得不抵抗这种不公平,而这种溺爱也让大哥安然的在美国生活,没有任何风浪,当明玉断然离开家,不再接受家里的钱,去超市打工,苏母其实是漠然的,不然去超市也不会说是因为街坊四邻都说闲话,所以才找明玉的,苏母在世,就是一个平衡的砝码,一如既往的溺爱儿子,打压苏父,对女儿莫不关心;而当她离开了这个家,这个原本平衡的砝码没有了,苏父好像脱离了笼子的鸟,重获自由,不再打压,他默默的拿出自己记得帐,打电话给大儿子,要去美国,唯独不敢对明玉提出什么要求,因为明玉在从小到大,自己从来没有帮过一次,无论是出于苏母的影响,还是自己的懦弱,这都是他无法弥补的,所以他不能像对大哥和二哥那样理直气壮,也不敢去明玉家住,那么爱吹牛的人,去美国没去成,住在明成家,住大三居也还没住上,即使时明玉和明成,一个在医院,一个在看守所,也是央求着大儿子赶紧买房,从无对明玉有太多的要求,这是一种从内心而来的怕,他怕明玉提起那些年,明玉在和苏母吵架时,叫的那声爸时,他不敢站出来的自私和懦弱。
无论何时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和谐友爱,不偏爱,不溺爱,给孩子一个美满幸福的环境,都挺好,挺好,就是现在大部分家庭的写照,不那么好,也不那么不好,就挺好,像苏家这样,一个母亲离世后,可谓是人亡家破,就没有什么所谓的
挺好,挺好不易,亲情,是我们大部分的羁绊,牺牲自己或者牺牲家里,都要来维护的这样的一个家,能到不好不坏,不吵不闹,就是这个“挺好”了吧,也看惯了了那些赡养老人,分割财产的无数例子,都挺好,这个状态就挺好。一个家幸福的基本维度也应是三个字吧。